在中國建筑中,五千年始終貫徹著一種精神,那就是“天地人和合”。正如《黃帝宅經》上所說:“夫宅者,乃是陰陽之樞紐,人倫之軌模,非博物明賢者未能悟斯道也。”人類生存基本行為之一的居住環境經營,在中國古代被稱為“宅”,其為人與自然的中介。“宅,擇也,擇吉處而營之也”(《黃帝宅經》);“宅是外物,方圓由人,有可為之理,猶西施之潔不可為,而西施之服可為也。”(《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》);“宅者,人之本。人以宅為家,居若安,則家代昌吉”;“人因宅而立,宅因人得存,人宅相扶,道天地,故不可獨信命也(《釋名》)”;《老子》第十一章也將建筑視為“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”世界著名的現代建筑大師,美國的賴特(Frank Lioyd Wleft,1869-1959),將老子的這段話譽為“最好的建筑理論”。當年中國著名現代建筑學家梁思成去美國工作講學時,兩人見面后,賴特開門見山地問梁思成:“你到美國來的目的是什么?”梁思成回答說:“是來學習建筑理論的。”賴特一聽之后一揮手說:“回去。最好的建筑理論在中國。”賴特當場就背誦出了《老子》第十一章即有關“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”那段話的全部內容。賴特將《老子》的這段論述作為校訓,至今,它仍然鐫刻在賴特學院。
中國建筑的意境是浪漫的,崇尚自然的,也是科學的。在西周春秋時期的最早史詩《詩經》中,就有了“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”描述王宮靠近洞水,面對青山的建筑頌詩。“卷簾唯白水,隱幾亦青山”(杜甫詩)則更加抒懷了中國建筑網羅天地,飲吸山川的空間意識和胸懷。晉代陶淵明在《桃花源記》中描繪了一種理想的居住環境:“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,便舍船從口入,初極狹,方通人,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,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……”唐代孟浩然在《過故人莊》一詩中,也展示了一派村落環境。“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。”這正是“居山水間者為上,村居次之,郊居又次之。”的中國擇居觀。 正如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所說:“在希臘人和印度人發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,中國人則發展了有機的宇宙哲學。”